雪峰崇圣禅寺(以下简称雪峰寺)原名“应天雪峰禅院”,初建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在佛教中地位崇高,被誉为“南方丛林第一刹”。雪峰寺所在的雪峰山,本名象骨峰,与鼓山、旗山三山鼎峙,环抱福州,合称福州“三绝”,享有“闽越神秀”“琼瑶第一峰”之美称。依托雪峰寺悠久的历史和雪峰山秀丽的风景,历史上,雪峰寺周边形成了二十四处知名景点,大致分为山、林、田、泉、池、塔等,布局错落有致、蔚为壮观,被称为雪峰二十四景。 “雪峰寺二十四景历史悠久,类型有山水、人文、建筑等景观,是历代文人、香客踏青访友、礼佛祈福、避暑纳凉的胜地。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二十四景中不少景点已经无迹可寻,仅剩古文中只言片语的记载,实属可惜!”闽侯县政协委员、雪峰寺监院释传观告诉记者,余下的二十四景地理位置分散,因为缺少规划,无法“串珠成链”形成旅游路线,真正打响雪峰寺游览朝圣的文化名片。
为此,在今年初召开的县两会上,释传观提出了《关于恢复雪峰二十四景古迹的建议》的提案,希望闽侯县借着雪峰山城建设的良机,对二十四景中现存的古迹进行修缮,对已经破损、消失的古迹实施修复,以此来增加雪峰山城的文化内涵和自然生态景观。收到他的提案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督促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福州首邑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邑文投”)及大湖乡雪峰山城建设指挥部负责落实。
此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首邑文投多次组织工作人员陪同福建省规划设计院人员前往雪峰片区走访,经过对雪峰二十四景的实地勘察,他们研究制定了雪峰二十四景修复规划方案,并通过组织专题会议提报县领导研究探讨。
福州首邑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此期间,我们同传观大师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认为雪峰二十四景不但是一处以古寺名刹和古代文化为主的人文景观,也是一处融山川、泉溪、奇岩、田园于一体的自然景观,只要规划好精品旅游线路,并将周边的一些老房屋‘活化’利用好,未来必定可以成为一处融宗教文化、休闲健身、田园风光、游览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城郊型休闲景区。”
目前,首邑文投已经将雪峰二十四景的修复工作细化为重建型、提升型、保护型等三类,本着生态保护、乡土原貌、可持续发展、可实施性、整体性与连续性等五项设计原则,积极推进恢复雪峰二十四景古迹工作。
释传观告诉记者,自己的提案能够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并得以实施,让他倍感欣慰。今后,在心系佛教事业发展的同时,他会继续关注闽侯山区文旅发展,提出更多推进当地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林若野 陈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