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校地,创启未来——闽侯六中开展“Ai+科学教育”主题研学暨校地协同育人创新行动

来源:闽侯县 发布时间: 2025-05-12 14:26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基础教育与高校资源的深度融合,闽侯六中组织初一年级部分学生走进闽江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开展“Ai+科学教育”主题研学暨校地协同育人创新行动。此次活动以“科学教育加法”为核心理念,通过沉浸式实践课堂,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打造校地协同育人的创新范式。

实践课堂点燃科学梦想

活动以“三聚焦”为主线,围绕科学素养提升、创新思维培养与科技报国情怀培育展开。在闽江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中心教师首先就基本情况和课程体系为同学们进行了大致介绍,紧接着,学生们聆听了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普讲座,专家以通俗语言解析AI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点燃了同学们对前沿科技的好奇心。

随后,师生共同参观了部分特色的实验室。师生们先后来到钳工装配、机器人、智能制造、激光加工、电子电路、3D打印等实验室,近距离观察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运作,感受科技如何赋能现代工业。最令学生兴奋的是动手实践环节:在高校导师指导下,学生们动手体验了3D打印机设备的操作,亲身体验“从设计到实现”的工程思维,在实践中领悟团队协作与创新突破的意义。

校地协同构建育人新生态

闽侯六中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模式下的党建+大思政”育人模式。此次研学依托高校优质资源,将中学科学教育与新工科实践深度融合,构建起“理论认知-场景感知-实践创造”的教育链条。教育需打破学段壁垒,让科学教育通过真实科研场景的浸润式学习,从书本走向实践,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技报国的种子。活动中观察到,学生们在接触高端实验设备时展现出的探索欲和问题意识,印证了实践性科学教育的独特价值。

创新行动培育未来人才

此次活动是闽侯六中构建科学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链接高校科研平台,开展“AI+科学教育”主题研学,以项目式学习推动学生科学思维与工程素养的双重提升。  

“双减”背景下,闽侯六中正以校地共建为支点,撬动科学教育提质增效,为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开辟实践育人新路径。这场跨越中学与大学的科学对话,不仅是一次知识迁移的尝试,更是一场点燃科技梦想的青春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