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闽侯县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闽侯县 发布时间: 2010-01-28 16:58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10117在闽侯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高 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在县政协民主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动力,全面融入海西建设大局,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据初步统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3亿元,比增17%;工业总产值360亿元,比增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6亿元,比增29%;财政总收入45.79亿元,比增9%(不含基金财政总收入30.21亿元,比增13.5%),地方财政收入32.16亿元,比增13.1%(不含基金地方财政收入16.58亿元,比增27.3%)。再次成为福建省经济实力、经济发展“双十佳”县。

一、应对危机积极有效

一年来,我们逆势而进、顺势而为,以有效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向上势头。强扶持鼓信心。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一揽子政策,研究出台闽侯县贯彻落实海西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鼓励政策,设立5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扶持企业技改创新、提升规模,兑现出口奖励,促进工艺品、轻纺鞋帽等外贸企业出口保增长。强投资扩内需。不断完善重点项目周协调、月汇报制度,从快解决制约项目运作难题。全年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9.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0%,是实施项目最多、投资最大的一年。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机遇,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21项,总投10.8亿元,得到中央补助9100万元。强运作破瓶颈。把握国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加强政银企协作,融资周转金达22.3亿元,以低于基准利率10%左右的低融资成本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让国有土地更好更多地保值增值;协助企业债券担保抵押物登记近3亿元,延长企业出资期限,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发展。严格落实用地政策,积极协调审批农转用6675亩,其中工业用地3568亩,有效保障项目建设需求。

二、工业经济较快发展

产业培育扎实有力。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2家,新增产值3.1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1.3亿元,比增45.8%。V3菱悦、蓝瑟翼神销路良好,东南公司全年共生产各类型汽车8.86万辆,创历史新高,完成产值61.5亿元,比增53.4%;戴姆勒奔驰汽车进入试生产;荻原、本特勒等6家配套厂已投产,配套厂实现产值62亿元,比增21%。积极帮助工艺、食品、轻纺等行业转型升级,拓展内外销市场,分别实现规模产值37.42亿元、22.35亿元、12.62亿元,比增9.3%、39.3%、13%。促进建材业健康发展,完成规模产值40.98亿元,比增38.5%。注重技改创新、节能降耗,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全年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6%和5%。

园区建设扎实推进。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已报省政府待批,一期43家企业已投产39家,在建4家,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投(试)产6家,在建25家,一、二期实现产值27亿元。海峡汽车产业城去年安排重点在建企业33家,已建成8家,正安装设备14家。海峡汽车文化广场一期260亩已完成土地平整及河道护岸整治,区内道路、通信电缆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9家汽车4S店土地已交付使用。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进展顺利,科技东路可望春节前完工,31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意入驻,福抗医药、福建久策已通过总平会审。竹岐、鸿尾、白沙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县园区规模工业企业450家,规模工业入园率88%,年创产值285亿元。

招商引资扎实有效。成功举办“5·18”招商会,积极参加“6·18”项目交易会和“9·8”投资洽谈会,招商成效明显。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3项,增资18项;新批合同外资1.84亿美元,比增70.8%;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32亿美元,比增16.9%。注重招商选商,引进了奥特莱斯、苏宁物流、升达机械、凯帝服装等总投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0项。县内已汇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泰国及台湾、香港地区等多家国际品牌企业。

三、组团建设加速推进

三个城市组团建设全面提速。甘蔗组团:县城污水配套管网投入使用,新区江滨路景观改造顺利完成,115县道(光明—昙石)路面拓宽改造春节前可望完成,省市艺校、员工公寓(一期)建成使用,源泉酒店主体竣工,苏宁物流已奠基。上街组团:侯官防洪排涝工程基本完成,闽江南港南岸堤路(一、二期)完成总量80%,防洪排涝体系逐步形成,去年汛期已初见成效。乌龙江大道南屿段已通车,上街旧街改造路网工程完成总量75%;海峡(南通)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进展顺利,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正式签约并启动。青口组团:市政、防洪排涝等设施日益完善,螺洲大桥连接线、奔驰大道建设进展顺利,东南员工公寓(一期)建成,凯景酒店主体竣工。同时,全力配合建设福厦铁路、向莆铁路、绕城高速、福银高速南连接线等19项省市重点项目,已交地7100亩。强化城建监察、市容市貌整治等长效机制,进一步充实队伍,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加强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全年项目拆迁和拆除违法建筑共76.74万平方米。

四、三农工作持续加强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种补贴8663万元,比增70.2%,实现农业总产值34.7亿元,比增7.1%;农民人均纯收入7127元,比增8.5%。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蔬菜、水果、食用菌、高山茶等规模不断壮大,畜牧、水产养殖得到规范提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成立橄榄交易中心,促进产销对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旺成食品获省农业企业品牌金奖,新增5家市级龙头企业,全县44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实现产值15.4亿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投入975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网络项目78公里,落实危桥改建及渡改桥项目7项。饮水安全、山塘加固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1.07亿元。农业“五新”推广、设施农业建设、气象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治等工作得到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入实施新农村“双百工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居创建活动,完善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乡)处理”的管理模式,改善乡村环境面貌。实施“造福工程”搬迁88500人、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31项。进一步完善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年发放小额贴息贷款7112265万元。持续加强扶贫济困、“山海协作”、对口援建等工作,仙游、福鼎及四川彭州、西藏朗县等援建项目进展顺利。提高村主干待遇,强化村级“三资”监管,村财使用更加规范,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五、城乡消费明显增长

注重消费拉动,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潜力不断显现。引进农副产品批发物流、电器仓储、汽车4S店、品牌折扣店、直升机销售服务等一批专业市场,初步形成福州地区最大的物流配送中心。城乡市场动力不断显效。“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有力有效,兑现补贴1.5万件787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推进,城乡市场进一步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1.51亿元,比增23%。住房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完成投资32.56亿元,竣工33万平方米,销售54万平方米,新开工69.5万平方米,缴交税收2.83亿元。近郊旅游实力不断增强。制定出台规范乡村旅游的指导意见,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3800多万元。棋盘寨、白沙湾、龙台山等7家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新增2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条市十佳旅游线路。全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达1.9亿元。

六、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连续5届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新增海源机械等3家高新技术企业,17个项目获省市科技部门立项,投入750万元实施县级科技项目83项,设立首届县科技进步奖,有效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重视科普、防震减灾工作,南通、尚干被评为省科普先进乡镇,县地震办荣获“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教育工作持续加强,全县教育投入5.15亿元,比增28.1%。“两免一补”惠及6.5万名学生,统筹安排1.1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加固重建中小学校舍3万多平方米,超额完成“校安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学校人事改革走在省市前列,并列为全省试点县。各类教育水平持续提高,教育两项督导以高分和优秀等级通过省级验收。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上街、南屿、白沙等中心卫生院完成改扩建,村级卫生服务机构覆盖面达95%,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防治工作扎实开展,甲型H1N1流感等得到有效防治。精神文明创建、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加强,昙石村被评为全市唯一的全国文明村,尚干镇、青口梅岭村被评为省文明村镇,白沙、青口分别通过省、市级卫生镇考核验收,8 个乡镇、53个村通过“家园清洁行动”省、市级验收。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企业职工书屋、健身路径等工程扎实推进。县图书馆通过国家二级馆达标考评,县档案馆被评为省级依法治档先进单位,在全省县级电视台率先推出《监督与落实》、《话说闽侯》等专题类节目。三项国策深入推进,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得到落实,畜禽养殖、城乡生活、工业企业等污染整治取得成效。严格保护耕地,整理开发土地4900亩,新增耕地1900亩。加强矿产资源管理,闽江采砂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强化计生各项措施,落实计生优惠政策,深入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和打击“两非”等工作,被评为市计生先进县,继续保持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海内外联谊工作不断加强,乡亲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捐建项目连年增多。双拥支前工作扎实推进,连续四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称号。重视少数民族工作,大湖六锦村成立全县第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

七、民生保障日益提高

加强就业与再就业工作,通过举办就业对接招聘会、劳动力培训等形式,新增就业1.25万人。健全完善新农合医疗制度,参合率达98.51%,年补助4962万元,受益2.67万人次。落实城乡低保1.4万人,发放低保金 1377万元,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发放被征地老龄农民生活补助4800万元,3.75万人得到实惠。同时,创新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在上街高校周边,投入2100多万元统筹代建2.1万平方米临时商业店面,租金收益惠及1.01万人,人均年增收1500元左右。加快安置房建设,全年建成36万平方米。强化住房保障机制,98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得到廉租房保障。加强政府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等各项工作。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蔬菜、畜产品检测网络不断完善。切实落实维稳责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闽侯”创建活动,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46%。进一步做好老龄、残疾人、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爱特殊人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八、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一年来,县政府自觉接受县委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视察及专项调研。重视和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132 件,政协委员提案117件,办复率均为100%,满意率分别为100 %和99%。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依法行政加快推进,“五五”普法不断深化。扎实开展“知民情、解民忧,为民办实事、海西求先行”活动,完善12345便民呼叫中心,加大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开展县领导大接访和“下访”活动,努力拓宽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效能建设,创新服务机制,网上审批及效能监察系统建成运行,并依托该系统在全省率先成立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不断深化绩效管理,有效调动部门和乡镇(街道)工作积极性。10个县直部门被评为“人民满意单位”。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圆满完成了第十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打击走私、审计、物价、保密、方志、宗教、机关后勤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牢固树立又好又快发展意识,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坚持用改革和创新的办法,沉着应对,形成合力,变挑战为机遇,扎实工作,破解难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这是全县人民在县委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是方方面面通力合作、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闽侯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在闽侯工作的外来建设者,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为闽侯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驻地机构、驻地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关心和支持闽侯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球经济虽然呈现全面复苏迹象,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特别是外需还没有根本好转,经济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二是高新项目、大项目还不够多,产业优势不够突出,企业自主创新力度还需加大,农业产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比重还相对偏小。三是城市化进程还不够快,功能、形象、品位有待提升,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亟需完善,环境脏乱差和违法建设整治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平原与山区之间发展差距还较大。四是改善和提高民生工作任务还很重,部分老弱病残群众生活仍然较为困难,征地拆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和安全生产还要进一步加强。五是政府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强,作风还不够扎实,政府行政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0年主要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0年是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海西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的政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海西建设重大机遇,继续发挥省会城市优势,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五个更加注重”,牢牢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两大主题,着力统筹城乡,着力改善民生,着力攻坚克难,加快发展,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努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力争上游,再创辉煌。

经统筹考虑,初步安排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189.8亿元,增长16.4%;工业总产值450亿元,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增长33.1%;农业总产值36.8亿元,增长6.1%;财政总收入53亿元,增长15.7%(不含基金财政总收入35亿元,增长15.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58亿元,增长13.7%(不含基金地方财政收入18.58亿元,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增长24.5%;实际利用外资1.32亿美元,与去年持平;出口总值7亿美元,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万元,增长7.6%;农民人均纯收入7730元,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增长16.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8%和11%。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求,县政府将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打造工业强县

壮大规模上水平。抓好汽车、工艺、建材、食品、轻纺等产业,全力服务东南汽车、戴姆勒奔驰汽车及配套厂发展,确保戴姆勒一期全面投产,力争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80亿元,比增45.7%。支持工艺品拓展国内市场,鼓励建立海外销售网络,力争工艺行业实现规模产值41亿元,比增9.6%。进一步规范、提升建材业,力争实现规模产值53亿元,比增29.3%。支持轻工纺织技改更新,扩大规模,力争实现规模产值15亿元,比增18.9%。利用我县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壮大食品加工业,力争实现规模产值28亿元,比增25.3%。

构筑园区促集聚。继续高起点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加快海峡汽车产业城五虎山、洋下等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新投产企业15家,新增产值20亿元。全面推进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确保一期企业全部投产,二期企业全面建成,力争全区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推动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建成高新大道、侯官大道等区内主干道。筹建海峡(南屿)生物医药园和机电产业园,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各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力争新引进企业41 家,新增产值16亿元。

强化招商增后劲。提高“5·18”招商会水平与实效,积极参加“6·18”项目交易会和“9·8”投资洽谈会。注重常年化招商与专业化重点项目招商相结合,突出大招商、招大商、选好商、引新商。重点围绕戴姆勒奔驰汽车和东南汽车,有针对性地引进汽车关键部件等配套厂商。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和引导建筑、交通运输等乡亲企业回乡发展支持企业技改增资、整合提升,帮助企业做好资金、设备、人才对接。提高全程服务质量,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强化项目建设绩效考评,确保项目快供地、快动建、快投产、快出效益,争取对外招商、外资到资、出口贸易等再上新台阶。

创新发展优结构。推进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力促明芳汽配、富水食品实验室通过国家认证。依托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推动新型光电、新型材料、生物科技等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新项目落户我县,力争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16家以上。引导企业与上街高校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争新申报专利210项以上。注重质量兴县,实施品牌战略,扎实开展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品牌兴区”建设,以品牌提升竞争力。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二、以组团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建步伐

高起点规划。按照省会城市新城区的定位,完成县城新区总体规划,做好海峡汽车产业城、上街大学新区、荆溪新城等规划的衔接细化工作,突出“两江一溪六岸”等重点区域规划。抓好“小城镇综合体”试点,根据各乡镇(街道)产业基础、自然条件、人文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工业型、商贸型、农业生产型、旅游观光型等特色镇村。明确各组团定位和城镇主色调,彰显山水、突出人文、宜居宜业。完善各组团防洪排涝、产业发展、商贸配套等专业性规划,优化布局。

高标准建设。按照省会城市新城区的标准,加快三个城市组团建设步伐。畅通组团路网甘蔗组团建设北江滨路(荆溪段)、县城新区至旅游职专道路,实施115县道(洪山桥—永丰)和甘蔗旧街部分路网拓宽改造工程;上街组团推进乌龙江大道东半幅建设,动建新南港大桥、南屿科技路、南江滨路(上街段)、邱阳河路等路桥工程;青口组团抓好螺洲大桥连接线建设和203省道(兰圃—南港大桥)拓宽改造,建成奔驰大道、东南大道(三期)、辅澄路、辅洲路、洋山路,完成324国道两侧景观改造。同时,全力配合向莆铁路、京台高铁、京台高速、绕城高速、福永高速、福州新西客站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水电保障加快大学新区、海峡汽车产业城、海峡(南通)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完成甘蔗安平浦、荆溪关源溪等内河整治,建成荆溪、南通污水处理厂,动建青口新污水处理厂,筹建海峡汽车产业城第二供水厂、南屿—南通10万吨自来水厂。配合抓好福州西50万伏变电站和南屿、上街211万伏变电站建设。健全生活配套启动县城新区江滨湿地公园,建成县城新区永辉生活中心、青口东南员工公寓(二期),力促凯景酒店投入使用。推进“小城镇”建设抓好青口“小城镇”试点,加快福厦路沿线改造步伐,推进荆溪城市综合体建设,做好甘蔗旧城、上街旧街等改造。同时,实施上街红峰、金屿和荆溪永丰等旧村改造,分步推进新村(社区)建设。

高水平管理。按照省会城市新城区的要求,细化、优化各项管理措施。理顺上街大学新区市政管理职责,成立机构,做好移交接收工作。坚持堵疏结合,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建立健全治理违法建设的问责机制、长效机制。同时,结合重点项目房屋拆迁安置,采取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成本控制、代建限价、廉租或财政贴补等形式,逐步解决农村无房户、紧房户、危房户住房要求。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扎实开展环境卫生和巷道经营规范管理工作。强化城区观念,提高市民意识。

三、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统筹城乡发展

面向城市抓种养。认真编制种养业规划,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面向城市市场的特色品牌农业,打响“中国橄榄之乡”品牌,突出抓好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林竹、花卉等特色种植业。注重技术指导,提高品质;注重农业招商,延长产业链;注重市场引导,提升扩大交易网点。在继续抓好“三苦”种植的同时,根据市场动态和地域特色,新增“三甜”3000亩,新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000亩,抓好山区草食畜禽散养基地试点,做大做强服务城市的近郊农业。

立足山地上规模。大力推动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鼓励规模农业向山区发展,着力推进大湖雪峰台湾茶叶种植加工园建设,继续引进台湾农业高优品种,力争建成台湾农民创业园,努力拓展对台合作范围,提高合作层次。扶持竹岐、鸿尾、白沙等发展山地规模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增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5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支持超市、食品加工企业与山区协作,发展订单农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新认证无公害和绿色有机食品企业4家。

加快建设强基础。提高财政支农力度,安排财政支农资金4.5亿元。抓好祥谦龙祥岛和南通、竹岐、鸿尾等沿江堤防建设,建成上街侯官、厚庭和南屿江口、六十份洲排涝站,改造提升竹岐高洲和白沙排涝站,做好冬春修水利、水毁工程修复。加强农村道路养护管理,加快“上衔下延”网络建设。积极落实沿海防护林、农村饮用水安全等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施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并向山区、半山区拓展。滚动实施新农村“双百工程”、“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和防灾抗灾体系,完善气象、水利、林业预警服务,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深化改革惠农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财政预算安排3500万元扶农资金,进一步做好小额贴息贷款扶持工作,落实中央各项惠农补贴,继续实施扶贫济困、“造福工程”、库区移民项目。财政预算安排1630万元,建设行政村部、提高村主干和六大员待遇,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建设。

四、以近郊商贸为抓手,提升城市功能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编制全县商业网点和物流规划,办好“无烟工厂”,做大物流集散地。建成海峡(南通)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加快海峡汽车文化广场建设,推进苏宁物流、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力促香港万全国际货运、大汇物流、福建盐业落地。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促进金融、中介、保险、咨询、租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持续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体系,深入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支持会展、节庆等消费模式,不断繁荣城乡市场。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12315消费维权网络建设,促进消费维权工作。

大力发展近郊旅游业。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十八重溪、雪峰、旗山、三叠井等旅游景点和棋盘寨、龙台山、将军山等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步伐,推进白沙湾、岁昌香山等乡村旅游点综合开发,力争获评1-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借助昙石山品牌,注重打造特色文化,提升旅游景点知名度,培育整合一批集历史文化、生态温泉、休闲农业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提高服务质量,推出特色旅游纪念品,力争成为省内旅游目的地,全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2亿元。

有序发展三城地产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整合盘活沿江、靠城资源,适时推出储备地块,推进近郊房地产成片综合开发,力争年内完成房地产投资35亿元以上。落实房地产开发政策,加强房地产监管,加大对圈地不建、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房地产上下游配套,支持有实力的建筑、监理、设计等公司或机构落户我县,发展家装、建材市场,加快特色餐饮、星级宾馆、休闲娱乐等上档次设施建设,规范物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打造宜居环境。

五、以公共事业为载体,促进社会进步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注重教育公平,继续调整学校布局,着力改善农村薄弱校办学条件。深化教师校际交流和绩效管理,深入推进“名师、名学科工程”,加强师资培训,进一步提高中考、高考优秀率和上线率,培养更多学生进入全国一流大学。加大投入,争取完成“校安工程”、多媒体进教室、直跑道改造三项工程总量60%。争创3所省市级示范幼儿园,30所县级以上示范图书馆。积极发展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妥善解决外来工子女就学问题。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加快文化阵地建设,筹建县城新区文化广场,并在周边规划建设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等项目,再建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所有乡镇文化站达标,完善县乡村三级图书网络服务体系,推进甘蔗、上街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同时,配合建好省档案馆、大学生体育场馆等大学新区共享项目。加强与省、市艺术院校配合协作,发挥县闽剧团、曲艺团等文艺团体作用,推陈出新,再创精品。开展昙石山文化、橄榄等为主题的地域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力。结合“三下乡”、“科普惠农兴村”,积极倡导农村先进文化。持续开展网吧、演艺、音像出版市场整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筹建根雕等工艺品展示交易中心,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开办上街金桥创意文化一条街,做大做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

提升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县人民医院(新二院)并投入使用,改扩建廷坪、鸿尾、荆溪卫生院。积极引进、培养医疗优秀人才,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和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争创新一轮全省文明县城。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和用药安全。

强化三项基本国策。修编完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继续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依法清理收回闲置土地。建立健全“青山挂白”治理长效机制。持续抓好闽江砂石管理工作,做到既合理利用又保护生态。继续深入开展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物减排工作,坚决拆除闽江、乌龙江沿岸等禁养区内的畜禽、网箱养殖,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保障群众环保权益。狠抓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继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治理、社会抚养费征收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加大生育关怀力度,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夯实基础,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创建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

六、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保障和谐稳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力度,开展劳动合同落实专项行动,督促指导企业与职工规范签订劳动合同。大力开展争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活动,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维护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就业服务,通过订单培训、政企例会、校企联动、举办招聘会、发布用工信息等措施,不断拓展劳务协作网络,努力帮助企业解决结构性缺工问题,力争城镇新增就业900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新农合工作,门诊补偿病种从10种扩大到29种,住院补偿封顶线由4万元提高到6万元,力争参合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等制度,逐步提高保障待遇,减少城乡居民后顾之忧。继续开展七项助残工程,帮助解决困难残疾人的生活、就业、教育问题。在落实被征地老龄农民生活补助的基础上,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健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制度,筹建县社会福利中心,迁建县精神病院。继续推进住房保障工作,适度放宽廉租房、限价房申报条件。

强化平安闽侯建设。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问题,努力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切实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强对各类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防汛抗旱、消防安全、森林防火、防震减灾、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继续加强双拥和国防教育工作,发展人民防空事业。

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做好统计、保密、方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老龄、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

七、以执政为民为宗旨,推进科学发展

各位代表,在海西建设中争上游,创辉煌,人民期望殷切,政府责任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府全体成员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形成能创新、善运作、敢负责、重落实、讲正气的良好作风,带领全县人民融入海西建设。

一要加强责任争上游。坚持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好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其位、谋其政、尽其心、负其责,始终牢记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盯紧发展,谋划发展,推动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果体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要强化政府执行力,完善政府运行规程,通过解放思想明晰责任,通过责任落实来促进思想解放。要有一种敢想敢干的锐气、迎难而上的勇气、争创一流的志气,不断拓展作为空间。要加强对政府部门、乡镇(街道)的教育和协调,深化绩效管理工作,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形成工作为先、事业为上、责任为重的良好风气,共同把政府的工作做好,把闽侯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好。

二要提高服务谋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唯上的观念,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富裕作为我们的使命和追求,以群众(企业)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企业)的需求为第一选择,以群众(企业)的满意为第一标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社会管理上,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把更多的财力倾斜到改善民生上。凡是事关群众利益的事,要用心办、细心办、耐心办,让人民满意;凡是事关群众生产安全的事,要见事早、行动快、解决好,保一方平安。要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积极主动帮助企业,服务生产,推动项目建设。

三要强化落实出成效。闽侯要在海西战略中争上游,创辉煌,没有捷径可走,最根本、最现实的途径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任务,要靠全县干群尤其是领导干部去克服和推动。越是任务繁重、工作繁多,越需要我们尽职尽责、苦干实干,越需要我们转变作风、改进方式,越需要我们深入一线,排忧解难。政府全体成员要把思想集中到干事业上,把精力凝聚到办实事上,把功夫施展到抓落实上,自觉加压奋进,对于县委部署的工作、确定的目标,要一项一项去研究,一件一件去运作,一步一步去推进。

四要清正廉洁树形象。清正廉洁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基本要求。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扎实抓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健全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确保政府各项工作依法、科学、有序、高效。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福利。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各项廉政规定,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坚持奖勤、罚懒、治庸,鼓励干事、创业、为民,进一步塑造风清气正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同志们,闽侯各项事业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鼓足干劲、顽强拼搏,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在海西建设中力争上游、再创辉煌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