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闽侯县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闽侯县 发布时间: 2011-12-20 16:45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暨县十六届政府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围绕建设福州新市区的目标,按照“三为”要求,全力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亿元(预计数,下同),比增15.2%;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50.3亿元,比增2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亿元,比增2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亿元,比增4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4元,比增15.5%;农民人均纯收入9496元,比增18.3%。一年来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现代农业持续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林水投入达2亿元,比增12.8%,发放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4858万元。农业结构不断调优,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特色水果、高山茶、食用菌、无公害蔬菜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都市型观光休闲农业加快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42.35亿元,比增4.8%。龙头带动不断增强,新培育6家省市副食品基地、2个精致农业发展示范区,全县55家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创产值20亿元,带动农户增收6.2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除险加固山塘水库21座,新发展大棚设施农业1400亩,补充耕地2027亩,实现占补平衡,“五新”推广、气象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得到强化。

工业经济持续增强。坚持抓龙头、铸链条,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40亿元,比增19%。突出传统产业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汽车、机电、工艺、建材、食品等支柱产业分别完成规模产值233亿元、80亿元、55亿元、60亿元和36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8亿元。“两区三园”承载功能不断提升,青口投资区创产值310亿元,比增16.5%。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二期投产企业达71家,产值突破60亿元,比增50.8%。海西高新园18个项目动建,中青创投、山亚科技即将封顶。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兆元光电等项目动工建设。

第三产业持续壮大。围绕专业化、休闲化、精品化目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海峡汽车文化广场(一期)基本建成,南通物流园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新引进万全、新华都等物流企业。改造提升20个便民商业网点、3个城乡集贸市场。旗山森林温泉度假村建成开业,获评全省首家中国5A级绿色饭店,温泉游、乡村游、文化游等特色旅游日益兴旺,全年接待游客14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5亿元,分别比增19.2%23.3%

“五大战役”持续推进。实施“五大战役”项目269项,完成投资195.41亿元,全面完成年度计划。甘洪路(改扩建)、荆溪新区中路B标段、福银高速南连接线等建成通车,新南港大桥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青口、荆溪、南屿、白沙四个试点小城镇62个项目全面实施,完成投资56.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9%。县城新区滨江新城城市综合体、市民文化广场等项目和旧城改造全面加快。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和民生工程战役也取得全面进展。列入市级“五大战役”项目38项,完成年度投资50.04亿元,超计划28个百分点,各大战役在市评比中均获得优胜红旗。

宜居品质持续提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各项措施全面落实,闽江流域(闽侯段)水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推进,生态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投入5800多万元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南通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认真实施“四绿”工程,完成一批道路沿线绿化和公园改造提升项目,新增公共绿地12.2万平方米,造林绿化16.82万亩。加大清违力度,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实施国宾大道、甘洪路等主要路段景观改造,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实施“家园清洁”行动,投入4800多万元全面完成“造福工程”搬迁、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户厕改造等年度建设任务。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政府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建投中心正式成立,联合动力成为我县第三家上市企业,民生银行、海峡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入驻,村镇银行即将开业运营。集体林权制度等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成功举办“5·16”闽侯专场招商会,积极参加“9·8”投洽会、广交会,全年新批外资项目(含增资)30项,新引进爱德克斯汽配等千万美元以上项目6项,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比增5.1%;出口10.2亿美元,比增16%

社会事业持续进步。科技项目费用投入3200万元,14个项目获上级科技部门立项扶持,福州环宇汽车碰撞实验室通过国家评审。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东南学校等一批学校加快建设,完成13.3平方米校安工程重建加固开展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试点工作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105人被“211”名校录取。闽都民俗园等文化项目进展顺利,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成并对外开放,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深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县医院医技楼和廷坪卫生院(新院)建设,建成南屿、鸿尾卫生院医技楼和15个村卫生所。深入实施生育关怀行动,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省市先进水平。

社会保障持续惠民。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新增城镇就业1.08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100人次。新农保实现全覆盖,全县7.4万名老人全部领到基础养老金,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年发放补助金1.5亿元。建成安置房39.6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任务事关群众利益十项实事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有效实施,一批事关民生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大力实施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大整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严格落实信访“路线图”,持续开展大接访”活动深化“平安闽侯”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保持在94%以上。

政府建设持续加强。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周活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网上审批及效能监察系统更加完善,在全市率先实现网上审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视频监控三项全覆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全面提高。推行电子化招投标,成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服务中心,资金监管、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全面加强。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办复142件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101件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均为100%

各位代表,2011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县十六届政府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的五年,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加压奋进、努力拼搏,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综合实力在跨越发展中明显提升。五年间各项主要指标成倍增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2倍,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增长2.5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倍,再次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经济发展“十佳”县、科学发展“十优”县,其中2010年和2011年蝉联两届“三优县”,并保持经济发展“十佳”县首位,20092010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绩效管理优秀单位。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并获得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省“平安县”、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过去的五年,产业结构在转型升级中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例从2006年的12.354.333.4调整为2011年的8.860.730.5。农业向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变,成为福州市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两区三园”格局基本形成,戴姆勒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五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33家,占总数的45.8%;新增亿元以上企业67家,占总数的71.3%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是2006年的3.5倍。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达2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260亿元。商贸、物流、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已建成的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规模居全国前列。

——过去的五年,城乡面貌在项目带动中明显变化。五年累计滚动实施重点项目529项,完成投资550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3.8%2011年固投是2006年的6倍多。“五城一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提高21.1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交通项目(不含省市重点项目)投资33亿元,115县道、奔驰大道等一批重要交通干道新(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县通乡道路改造和行政村通达工程全面完成。五年新(扩)建变电站7座,新增供电能力30.5万千伏安;新(扩)建污水处理厂4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9.5万吨;闽江下游南港南岸防洪工程(一、二、三期)等重点水利工程发挥效用,河道清淤和闽江流域(闽侯段)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过去的五年,发展活力在先行先试中明显增强。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日趋完善,投融资体制更具活力。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五年共引进外资项目86项,其中台资项目44项、上千万美元项目57项;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83亿美元,其中台资1.83亿美元,2011年出口总值是2006年的2.4倍。外事侨务工作取得新成效,海外乡亲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有7人次荣获省政府立碑表彰。

——过去的五年,社会事业在统筹协调中明显进步。坚持教育优先,五年教育累计投入28.12亿元,年均增长23.7%,“校安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等均走在全市前列,教育免费制度逐步向高中阶段延伸,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闽都文化得到有效发掘,闽剧《红豆缘》获“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昙石山文化遗址成为全省第一文化旅游品牌。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更加健全,新(扩)建乡镇卫生院7个,村级卫生所覆盖率达93%。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过去的五年,民生保障在成果共享中明显改善。城乡就业不断扩大,累计城镇新增就业4.93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49万人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五险”持续扩面提标,累计发放被征地老龄农民生活补助金1.91亿元,城乡低保、危困援助、慈善救助、社会优抚全面加强。建成保障性住房137912.49万平方米,残疾人安居工程受益2370人。“平安闽侯”建设扎实推进,防灾抗灾应急机制更加健全,安全生产和信访工作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打击走私、防震减灾、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统计、保密、档案、消防、地方志、机关后勤、妇女儿童、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效。

五年来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五年来的工作经验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形成了五条基本工作经验:一是必须明确思路,找准站位。五年来,我们立足区位优势,明确了融入省会发展的思路,主动对接福州大都市区;确立了建设福州新市区的定位,形成了“五城一区”的发展格局,赢得了发展的先机。二是必须抢抓机遇,善借东风。五年来,我们围绕海西战略,积极承接福州城区产业外移,用足用活政策,借助省市力量,高标准打造汽车城、海西高新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扎实推进四个小城镇试点建设,引进了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夯实了发展的后劲。三是必须迎难而上、积极运作。五年来,我们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和要素瓶颈制约等不利影响,努力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和主动性,致力调优结构,壮大实体经济;致力项目融资,缓解资金压力;致力争取指标,破解用地难题,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四是必须团结协作,齐抓共管。五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县委确立的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得到了县人大和县政协的大力支持,在推进项目建设中,四套班子领导挂钩重点项目,互相配合、主动担责、齐抓共管,形成了发展的合力。五是必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五年来,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民心、察民情、顺民意,出台了一系列利民惠民的政策措施,办成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赢得了民心,集中了民智,凝聚了民力,践行了发展的宗旨。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闽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五年,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扎实基础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海内外乡亲鼎力支持的结果,是驻地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保驾护航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闽侯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经济总量与先进县市相比仍有差距,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还偏少。二是产业体系还不够健全,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效应还未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还相对不足。三是城镇化率还偏低,城乡建设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四是发展还不够平衡,对山区的扶持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事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五是政府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干部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实现和谐征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影响安定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重道远。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新一届政府工作建议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县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做好新一届政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进一步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不断开创闽侯更加美好的明天。

根据省、市党代会精神,按照县党代会部署,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海西建设重大机遇,紧紧围绕“推动闽侯新跨越,建设福州新市区”的部署,以“五城一区”为抓手,加快同城化步伐,全面融入福州大都市区;以“两区三园”为支撑,加快产业发展步伐,着力构建沿江繁荣带;以“三江六岸”为重点,加快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步伐,不断提高和谐宜居品质;以文化强县为方向,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民生改善为根本,加快富民强县步伐,率先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按照“三个更加”要求,为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福州新市区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分别突破600亿元、9万元和50亿元大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保持全国百强、跨入全省前五。四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成效显现,城镇化率突破60%。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更加有序,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为此,建议新一届政府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坚持调结构,转方式,实现经济竞争力大提升

坚定不移地调结构、促转型、增活力,做大经济总量,筑牢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实现经济竞争力大提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市场化导向、设施化推进、品牌化建设、产业化带动,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加快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工业集群化。坚持工业向园区集聚,巩固提升汽车、机电、工艺、建材、食品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等新兴产业,力争建成3-5家年产值超百亿企业、2500亿产业集群,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加快推进服务业专业化。重点发展大物流、大商贸、大旅游、大综合体,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成长性好的物流企业,第三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到2016年,三次产业比例由目前的8.860.730.5调整为6.657.436,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二、坚持同城化,高品位,实现城乡承载力大提升

坚持融入与特色兼顾,山水与人文并重,完成全县城乡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加快同城化步伐,着力打造“五城一区”,实现城乡承载力大提升。新县城:突出两翼联动、跨江发展,完成新一轮大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迅速拉开大城关框架,围绕闽江景观轴,形成甘蔗、荆溪、竹岐、白沙沿江联动发展格局,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县城。青口汽车城:突出三镇一体,依托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完善周边区域生活配套和市政设施,打造综合性现代化汽车城。上街大学城:突出建管并重,加快海西高新园建设,强化生活配套、市政管理和旧区改造,打造极具创新力,富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大学城。南屿科技城:突出文化禀赋,着力“两园”和沿江带开发,彰显文化品位,打造创新集聚、山水相融的科技城。南通物流城:突出专业化、品牌化,建好物流园、城市综合体,着力发展农副产品、机电机械、建材五金为主的大型商贸物流,打造商旅兴旺、活力四射的物流城。西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突出后发优势,保护自然资源,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生态休闲养生度假胜地,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后花园。

三、坚持抓机制,促创新,实现发展驱动力大提升

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开放向更广领域拓展、创新向更高水平迈进,实现发展驱动力大提升。以改革推动发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乡镇的倾斜力度。强化融资平台建设,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以开放带动发展。拓展“三维”项目对接领域,创新外资利用方式,立足招大引强选优,力争新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10家以上。优化外贸结构,支持工艺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拓新兴市场。加强对台产业对接、文化交流,提升对台交流层次和内涵。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投入,依托上街大学城高校和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的科研优势,加快建设一批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推动科研成果在我县就地转化。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打造创新型县域。

四、坚持重传承,促繁荣,实现文化软实力大提升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文化强县建设,实现文化软实力大提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福建精神和福州城市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社会诚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推进乡风文明,进一步树立社会正气。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完成新一轮全国文明县城创建。繁荣公益文化事业。加大文体事业投入,加快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倾斜。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积极引导文化精品创作,着力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全力配合做好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承办工作,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完成上街根雕基地、白沙工艺城和海峡汽车文化广场建设,努力形成辐射全省、带动海西的根雕创意、工艺美术和汽车文化产业基地。依托海西高新园,培育壮大软件开发、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

五、坚持聚民心,重民生,实现社会凝聚力大提升

加大财政对民生的倾斜力度,在更广范围内做到普惠共享、在更高水平上改善民生民计、在更大程度上凝聚民心民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社会凝聚力大提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水平。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和计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创造就业和再就业机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全面落实医保政策,适时提高被征地老龄农民生活补助标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贫困救济、危困援助力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慈善事业,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持续开展“森林闽侯”建设,森林覆盖率突破60%,全面实施内河整治,还群众一个青山绿水,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继续巩固省级平安县创建成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2012年主要预期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2年是县十七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闽侯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坚持“三化”并举,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加快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福州新市区。

综合分析当前发展形势,初步确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农业总产值增长4.5%;工业总产值增长1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7.6%;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增长19.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6%;出口总值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县人民政府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在做稳一产上下功夫。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优化农业结构,进一步壮大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等种植业,规范发展水产、畜禽养殖业。瞄准省内外市场,促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引导发展设施农业,新发展大棚设施农业1000亩以上,新培育壮大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8家以上。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林地使用限额审批制度,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耕地复垦开发和林地合理开发利用。

在做强二产上下功夫。加快传统产业提升和支柱产业培育,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青口投资区加快东台、后福及五虎山片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瑞铝业、泰维克汽配等15家配套厂建成投产,力争全区创产值380亿元。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完成一期延伸区基础设施建设,入驻企业全部动建,二期和竹岐园入驻企业全部投产,力争创产值80亿元。海西高新园加快永福设计等23个项目建设,力争星网锐捷(一期)等企业建成投产。加快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18个项目建设,力争兆元光电建成投产。抓好白沙南山洋、鸿尾榜上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打造新经济增长区域。

在做大三产上下功夫。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抓好南通物流园规划实施,启动建材物流中心、永辉物流总部等项目,加快苏宁电器等物流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海峡汽车文化广场(二期、三期)建设,促进一期234S店开业。继续提升、改造一批城乡商贸市场,满足城乡群众消费需求。繁荣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资源整合、内涵挖掘、品位提升,推进光明谷、汤院温泉等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创建十八重溪4A级景区,健全南屿、荆溪、白沙3个乡村旅游带8个旅游特色村配套设施,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认真落实房市相关政策,加强规划引导,提高建设档次,促进房地产业有序发展。

在做优高新上下功夫。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着力引进一批高技术、高性能、高产值的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0亿元以上。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力争新增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6家以上。鼓励引进、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力争全年创省著名商标10个,省名牌产品10项。

二、着力打好“五大战役”,推进同城步伐明显加快

强投入推进同城化。持续实施“五大战役”项目301项,计划投资225亿元,不断提升城乡承载功能。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持续推进甘蔗滨江新城城市综合体、旧城改造安置房项目,基本完成科技中心、市民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好上街大学城共享区体育中心、省医大附三医院等项目建设,促进福州新西客站启用。完成上街侯官路、南屿旗山大道延伸段东半幅建设,加快推进新南港大桥建设,动建南通商贸大道、罗洲南路,启动竹岐沿江堤路项目,以国、省道改造提升为契机,启动316324国道和203省道改(扩)建项目,全力配合向莆铁路、京台高速等省市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形成立体交通网。持续实施闽江下游南港南岸防洪工程,开工建设四期(南通)和五期(青口片区),提高防汛避险能力。

加速度建设小城镇。坚持规划引领和项目带动,全面加快省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青口小城镇16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3.02亿元,加快中央公园等项目建设,力促安置房、综合体育馆等建成投用,提升汽车城品位。荆溪小城镇18个项目年度投资15.47亿元,完成中央绿地公园等6个项目建设,江滨路、新区中路、龙山路建成通车。南屿小城镇17个项目年度投资16.7亿元,加快推进规划展示馆、安置房等项目建设,实施水西林古街保护和修复。白沙小城镇5个项目年度投资1.6亿元,动建白沙工艺城,实施旧街街景改造,完成白沙供水工程。

高水平建设新农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滚动实施新农村“双百工程”。加快土地整治,推进“三旧”改造,严厉清理违法建设,坚持堵疏结合,努力缓解无房户、紧房户、危房户的建房需求,实施“造福工程”搬迁1000人。加快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830公里通自然村公路。持续做好农村电网改造、饮用水安全、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工作,确保南通自来水厂建成投用。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为抓手,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安排一批涉农项目进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盘子。

三、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推进改革创新。加快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拓展投融资渠道,落实企业扶持政策,加强与央企合作,扶持福特科光电等企业上市。完善政策,推动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水利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继续深化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以改革促进民生改善。

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全方位大开放战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注重常态化招商、集群化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强化“三维”项目对接,吸引跨国公司、央企来县投资,鼓励海内外闽侯籍客商、新生代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兴业,支持上市企业返程投资。办好“5·16”闽侯专场招商会,组团参加项目推介会。推进“6·18”项目对接,力争对接项目40项。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产品展销活动,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拓宽产品出口渠道。

加强对台合作。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力争更多汽车关键技术、高端电子信息等企业落户我县,全力服务好福顺晶圆、向阳坊食品等台资企业建设。强化福州(闽侯)农业科技园区辐射带动功能,积极引进特色农业新品种和先进管理经验,全面提升对台农业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强文化、教育、旅游等交流平台建设,推进与台湾县市、乡镇之间的对口交流常态化。

四、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更加优化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年安排教育经费7.34亿元,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甘蔗中心校、洋里中心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建设,全面完成“校安工程”重建加固任务,实现全县所有完小校和初中校标准化达标,90%以上班级实行多媒体教学,90%以上实验室达到市级以上标准。深入实施教师校际交流省级试点工作,加强“双名工程”建设,选派名校长、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努力推行小班化教学,创建一批特色项目校和中小学名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乡低保和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帮扶力度。

努力办好人民喜爱的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高群众综合文化素质。强化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闽都民俗园、县博物馆等场馆建设,提升文化品位和档次。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及农民健身工程等,夯实基层文化服务基础。加强对灵济宫等文物的保护,加快编纂《闽侯简史》。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努力办好人民放心的医疗。加快县医院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工作,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建成县医院医技楼、县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和廷坪、小箬等乡镇卫生院,提高村卫生所建设与管理水平,加强新农合信息平台和网络建设,促进卫生服务更加便捷优质。进一步强化重大传染病监测和疫情预警,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增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巩固“国优”成果。

五、着力改善民生民计,推进幸福指数切实提升

抓就业促进劳动致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让劳动力充分就业,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走劳动致富之路,新增就业岗位10000个,转移农村劳动力9000人。把服务企业用工和推荐劳动者就业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校企培养对接活动,既有效解决企业结构性缺工问题,又实现劳动者各尽所能充分就业。加快完善工业园区周边生活配套建设,优化生产生活环境,让劳动者工作舒心、生活开心。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

强保障体现社会公平。提高财政对养老、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投入比例,让人民群众公平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落实新农保、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被征地老龄农民生活补助最高标准从每人每月140元提高到180元。深化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启动老年生态养生休闲活动中心项目,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成各类保障房852套、安置房75万平方米。抓好“米袋子”、“菜篮子”,着力稳定市场物价。

优生态提高生活品质。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群众生活品质有效提高。建成青口新市区污水处理厂,加快南通、荆溪、南屿等区域污水管网配套,提高污水处理率。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安平浦、淘江等内河清淤疏浚。加快推进市第二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做好省固废处置场涉及群众搬迁安置工作,严厉查处渣土运输滴撒漏和违规倾倒行为。抓好省级卫生县城复核验收工作,积极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大力推进“四绿”工程,持续抓好景观整治,推进城市绿道网和慢行系统建设,提升宜居品位。

创和谐确保安居乐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创造群众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公安“三基”建设,完善群防群治网络,不断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提高干部群众法律意识。认真落实信访“路线图”,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各类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全力抓好校车整治、防溺水等安全管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持续开展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震减灾和人民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等工作。

六、着力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执政能力全面提高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县人民政府将紧紧围绕敢为、能为、有为的“三为”要求,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跨越意识、忧患意识,戒骄戒躁、奋勇争先,全面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水平。

致力于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思想解放的程度、力度,决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速度、成效。要立足实际,不断开阔视野、创新思路,以先进的理念和前瞻、开放、改革、进取的眼光谋划闽侯新一轮的发展,争取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抢占发展制高点。倡导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的风气,只要能够一步到位的不分两步走,只要别人能做到的我们都要做的更好。

致力于加强学习,提升素质。把学习作为提高行政能力的第一需要,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坚持常态化学习,形成浓厚学习氛围,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把调研作为学习的重要手段,作为决策的重要前提,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问题,坚持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学习指导实践,以实践带动学习,促进学习力和执行力全面提高。

致力于转变作风,执政为民。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深入群众“接地气”,倾听群众“聚民智”,联系群众“交朋友”。着力治理文山会海,坚持做到“快批件,批短件,批管用的件;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作风,下大力气根治推诿扯皮、“小鬼难缠”等问题。深入开展“作风提升年”和“企业服务年”活动,积极营造最高效的服务环境、最宽松的创业氛围。

致力于依法行政,规范用权。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确保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切实保障群众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健全和落实反腐倡廉制度,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以依法行政的作为赢得公信,以廉洁自律的形象凝聚民心。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人民寄予重托。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密团结和紧紧依靠全县人民,进一步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在更高起点上推进闽侯科学发展新跨越,加快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福州新市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有关名词及缩略语注释

 

名词(缩略语)

      

 

五大战役

即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城市建设战役、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民生工程战役。

1

农业“五新”

即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

2

两区三园

即青口投资区、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

2

“四绿”工程

指我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的有力措施。即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工程。

4

家园清洁

 

2006年开始在全省农村组织开展的,以农村垃圾污染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

4

造福工程

是我省实施的一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将长期居住在边远偏僻、存在地质隐患的自然村群众整体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改善群众教育、文化、就医、就业等条件。

4

211名校

是我国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重点建设的100所左右高等学校。

5

事关群众利益

十项实事

2011年县委县政府为改善民生,重点实施的事关群众利益十项实事:1、便民商业网点和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2、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建设;3、提升交通服务体系;4、加快城乡绿化;5、保障性住房建设;6、加快教育事业发展;7、文化体育设施建设;8、村级综合服务场所建设;9、公厕建设;10、救灾避险场所和社会福利中心建设。

5

信访

“路线图”

按照调解、行政三级(调查处理、复查、复核)办理、法院两审终审、检察院法律监督、人大监督的程序办理信访事项。

5

五个一工程

由中宣部组织,自1992年起每年进行一次,评选上一年度精神产品中五个方面的精品佳作的措施。即: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或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首好歌。

8

 

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种保险。

8

三个更加

省委孙春兰书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

11

“三维”项目

即对接和引进中央企业、民营企业、港澳台侨外资企业的项目。

14

福建精神

即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

14

福州城市精神

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4

三化

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16

汽车4S

即汽车整车销售(Sale)、售后服务(Service)、零配件(Sparepart)、信息反馈(Survey)

17

三旧

即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

19

小农水

是小型农田水利的简称,指小型灌溉与排水工程及设施。

19

双名工程

是助推教育优质发展的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工程。

21

绿道网

是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休息站、旅游商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绿化缓冲区构成的网络。

23

“三基”建设

指公安部门为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基层建设所提出的工作重点,具体为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

23

四下基层

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方针政策下基层。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