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法院开展民声有回应良言成良策丨精准普法护企发展,意见建议“落地有声”

来源:闽侯县信用办 发布时间: 2024-01-29 15:0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是人民法院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体现,是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路径,更是人民法院凝心聚力奋进司法新征程的重要力量。闽侯法院始终坚持将人大代表的真知灼见吸收转化为做好法院工作的实招硬招。

  在刚刚闭幕的县人大会上,“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人大代表的热议话题。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落实人大代表们提出的“送法进企业”等相关司法需求和工作建议。闽侯法院主动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聚焦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基层叩门访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全方位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法律服务。1月5日,闽侯法院上街法庭下沉辖区,开展主题教育暨“能动司法引领,护航企业发展”系列活动。

  普法专题培训课

  2023年以来,法庭管辖区域内某水果批发市场诉讼案件激增,上街法庭依托司法数助工作平台和机制,对相关涉诉案件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发现许多商户在买卖合同中存在交易对象不明晰、收货凭证缺失、对账单混乱等问题。随后,上街法庭“片区法官”第一时间联系福州市果业商会,全面摸排了解辖区水果批发市场企业、商户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需求。经过调研分析,提炼制作了《买卖合同订立与履行中的注意要点》法治宣传册。日前,上街法庭结合“法律六进”工作,联合辖区商会开展“点单式”专题普法,以买卖合同法律风险防范为切入点,结合重点法条、实务案例讲解等多种形式,向商户释明买卖合同签订与履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把法理讲清、把道理讲透、把情理讲明,有效满足商户法治需求。

  开展座谈交流

  随后,法官与商户们就地开展剖析交流,商户们结合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干警向商户发放《买卖合同订立与履行中的注意要点》

  此次活动,受到商户们一致好评并纷纷表示,不仅加深了对政策法规的了解,还增强了法治意识,推动企业更加合规经营,源头避免经营损失,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能动司法的温度与厚度。

  “作为县人大代表,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副会长,我代表市场的商户们,向闽侯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县人大代表李伯根表示,闽侯法院积极采纳代表们的意见建议,通过能动靠前服务,将意见建议转化为实际行动和服务举措,为闽侯法院工作点赞。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送法进企业”普法力度不断加大,从源头上助力解决民企合规问题,更为企业添翼赋能。

  下一步

  民有所需,法有所应。闽侯法院将扎实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的“必修课”,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问需于企业,持续为企业提供常态化、定向化、精准化司法服务,为闽侯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法治沃土”。

  同向同行,全链条打造共建新模式

  发挥高校在地优势,聚焦福州大学城“六个一流”目标,加强法院与高校的良性互动,运用好“法院+高校”共建机制,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优势,促进双向交流,不断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共同推进院校合作开创新局面,实现司法实践与人才教育互促共赢。

  善作善为,全流程织密权益保护网

  践行能动司法,强化部门联动,构建大学生权益保护联防联动机制,定期分析通报大学生权益保护情况。加大高校司法服务保障力度,以“四源共治”为抓手,发挥巡回法庭等一线优势,强化纠纷源头治理,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办好涉大学生案件,在法律框架内想方设法为大学生排忧解难,依法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

  共建共治,全方位构筑反诈防火墙

  立足福州大学城区位优势,发挥司法示范引领和协同辐射作用,抓好警示教育和法治教育。以“沉浸式普法”和“参与式普法”为切入点,搭建情境式普法平台,通过模拟法庭进校园、法院开放日等活动,邀请高校师生共同拍摄普法情景剧、微电影,推动普法资源与高校法治建设双向互动,让大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增强法律意识。

  下一步,闽侯法院将持续深化院校共建,创新合作模式,广泛汇聚合力,充分凸现大学城地理位置等优势,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助协作的长效机制,以能动司法助力校园安全建设,为高校和学子共谋一幅法治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