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规则,安全出行

我县学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及综合整治工作
来源:闽侯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1-10-27 08:12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为切实增强师生交通安全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日前我县学校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及综合整治工作,以“人、车、路、环境”道路交通要素为抓手,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提升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环境,提高师生交通安全意识,共同构建安全和谐交通。 

  一、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培养人的安全行为习惯 

  交通安全关键在于人,每个交通参与者的心理行为、操纵控制与道路交通安全密切相关,人是交通安全的主导因素。学校面向师生广泛宣传交通安全规则:不闯红灯、不走车行道、不乱穿马路、不攀越交通护栏、不沿马路并肩行走;遵守乘车安全规则:不乱上乱下、不强行上下、不随意拦乘、不抢占座位;在学校教师大会上宣传“遵守交规、文明出行”,做学生的好榜样;积极配合属地交管部门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有校车的学校,对驾驶员和照员进行一次安全守法、应急处置能力的教育,开展一次校车应急疏散演练。 

    

  二、加强师生车辆管理,拒绝乘坐非法营运车辆 

  车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预防、减少交通事故的前提。各校开展一次学生上学方式摸排,对每一个学生上学、放学出行方式进行统计整理;劝导家长不要用不符合标准的车辆接送孩子,不乘坐农用车、三轮车、报废车,不乘坐超员、超速等车辆。发现安全状况差、不符合标准以及没有校车标志的“社会非法营运车辆”接送学生时,要主动向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和教育行政部门举报;针对未成年人心智发育未成熟的特点,重点宣教未满12周岁的学生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的学生不骑电动自行车。 

    

  三、维持上放学秩序,提升校园周边道路环境 

  道路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道路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是否齐全、醒目、有效都直接关系着交通安全。学校摸排校园周边须完善斑马线、减速带、红绿灯等交通设施,报送属地政府、交管部门进行勘察设置, 提升校园周边道路环境;上放学时段,学校值班教师、带班领导、平安志愿者在校门口交通疏导,提示接送家长规范停车,即接即离,配合公安机关维持交通秩序。 

    

  四、加强家校联系,督促监护人履行职责 

  监护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管理,对学生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学校采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微信、钉钉等载体,对学生家长进行一次关于学生交通安全的家校联系,提醒监护人切实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安全监护职责。 

    

  五、加强轨道安全,广泛宣传铁路安全知识 

  我县有铁路、高铁、地铁线路经过,为预防涉生轨道安全事故发生,学校对学生开展铁路安全宣传教育,教育学生禁止走铁路,不要在铁轨上逗留、游逛。严禁钻车、爬车、跳车。不要触碰电气化铁路线上电缆,以防触电。严禁攀登铁路沿线接触网支柱和铁塔。禁止在铁路轨面上放置障碍物。 

   

  通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使广大师生及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交通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通过开展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摸排,与属地政府、交管部门沟通联系,联防联控风险,综合整治隐患,提升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环境。    

  闽侯县教育局     

  2021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