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侯官 魅力永存——写在闽侯县侯官村唐初置县1400周年之际

来源:闽侯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3-04-28 14:4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唐初置县  文物留存

  两千多年前,“侯官”曾作为福建全省的代名词。这里古属百越,周朝为七闽地。春秋末年,楚国灭越,勾践的部分子孙入闽,后成立了闽越国。

  秦统一中国后不承认闽越国,设立“闽中郡”而来不及建立地方政权。闽越国无诸派兵追随刘邦反秦,并得到西汉中央政权承认,但无诸后人不服中央政权管辖,图谋反叛,汉武帝派四路兵马灭掉闽越国,将其贵族精英迁至江淮安置。此后数百年间,福建实际上没有地方政府管理,只有中央政府派出的军事机构监管,如东汉“东部侯官”即为军事机构的名称。直至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设置“侯官县”,也是从“东部侯官”演变而来。此时“侯官县”(县衙应在现福州城内,无考)基本管辖了现在福建全省的地盘。可惜此时已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官员机构设置不断变更,“侯官”作为一个县管辖的地盘也时大时小。直至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析闽县置侯官县,上有“福州”(名称也时有变化)管辖。闽县县治在福州城内;而侯官县县治设在今侯官村,管辖范围包括现福州市区及闽侯县的一部分,还包括当时尚未分出的古田县、永泰县等。因为它们都处在福州城的西部,而侯官村与它们的距离相对较近,便于管理。

  我国古代有个惯例,凡置县的县城必有城隍庙;反之,无城隍庙则不成县城。侯官村现保存着唐代的城隍庙,成为此地唐代置县的确凿证据。2011年我们初访侯官村时,看到城隍庙前竖立着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的“重修城隍庙碑”,石碑上刻“吾乡之祀城隍也,自唐武德中置县而始,厥后县有治。贞元初,邑改,庙仅存焉”。城隍庙大门上方的青石匾额刻“唐城隍庙古迹”,系唐天复四年(公元904年)重修时所制。当地百姓对千年前置县的历史十分珍惜,所以千年来依然保留“乡祀城隍”的习俗。现在城隍庙已翻修一新,其一些石柱的础石仍是唐宋遗物。

  侯官城隍庙地处闽江旁,华棣山麓,而华棣山是旗山的一个支脉,旗山从闽侯县上街镇向东延伸到南屿镇一带。由于唐初侯官置县,带动了旗山一带的开发,唐宋旗山沿途建有“九庵十八寺”,就是经济繁荣和交通发达的产物。

  侯官城隍庙前的大江边,耸立着唐武德年间建造的“镇国宝塔”。这是闽江旁巨大的古代航标,是唐代福州海港的重要文物遗存。在数千里长的闽江两岸,还没有见过这么古老而雄浑的石塔。在三四千年前,海水曾一直浸漫到闽侯甘蔗,故昙石山的古代闽人就择居在大海边的山坡上,并从海中获取鱼虾贝蟹维持生存。后来海水渐退,但至唐代,海水依然浸漫到侯官一带。我们专门查阅了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福建省历史地图集》(省方志委编),其中“闽江下游区”的“海岸线变迁图”,就有明确的标记。侯官地处闽江和乌龙江分流处,既是闽江全流域的水路交通枢纽之一,又是唐代闽江下游的重要海港,其经济和军事价值不言而喻。可以想象,在闽越、两汉、三国、两晋的漫长岁月里,这里经历了多少兵火洗礼,演绎了多少历史传奇。明朝著名诗人曹学佺路过此地时写诗道:“解缆已更市,榜歌犹未残”“日泻帆光淡,江澄塔影寒”。“塔影”,依然是侯官的标志。侯官村至今仍保留着“上市”“中市”“下市”的地址名称,不难想象,在置县时作为县治和海港的侯官,该是何等繁荣。

  闽越风情  古韵流芳 

  千年侯官文物古迹甚多,难免有被后人忽略之处。2011年我们初访侯官村时发现的三将军庙,即为一例。

  当时我们慕名首访城隍庙,却看到旁边还有一座矮小古拙、名不见经传的三将军庙,称“汉镇闽将军庙祖殿”。庙名立即引起我们的浓厚兴趣,于是请城隍庙管理人员打开尘封的大门,进将军庙参观。将军庙建于初唐,现存祖庙是一座重修的清代建筑。当地传说,侯官置县建城隍庙时,从地下挖出硋、铁、石三尊将军像,人们便据其造型塑了三尊神像,即硋将军(俗称金脸将军)、铁将军(俗称红脸将军)、石将军(俗称白脸将军)来供奉祭祀,视为自己的先辈。有人说这是闽越王无诸的三位战将(故称该庙为闽越将军庙);也有人说此三人系汉武帝派中原兵将征服闽越国时留下驻防的将军(故称汉镇闽将军庙)。我们觉得,不同的传说反而证明,这是西汉时代入闽中原人民与当地闽越土著融合的产物,是十分难得的历史文化记忆。虽然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成长过程中免不了兵刀战火,但底层百姓最终实现了民族交融。据了解,1996年修复汉镇闽将军庙时,曾出土一尊石雕将军像,造型古朴,刻工细腻,系明代文物,现藏闽侯县博物馆。

  由于数千年来战火纷飞,侯官居民变动十分频繁,如今仅三千多人口的侯官村,仍有二十多个姓氏。如上市自然村有十二个姓氏,以吴、陈为主;中市自然村有七个姓氏,以赵、杨为主;下市自然村有四个姓氏,以陈、王为主。他们尊崇“三将军”达千年之久,可见其已形成民俗、融入民心。每当春节元宵,村民都要抬着三位将军的塑像在村里村外巡游,人们争相迎祭,十分热闹。有时也会发生抢占“三将军”的争执,造成村民不和谐,于是经各自然村长者商定,由上市奉迎铁将军、中市奉迎硋将军、下市奉迎石将军,巡游地点基本覆盖全村,万民同乐。祖殿附近还建起了两座新将军庙,以满足祭祀需求。农历正月十八、十九日为将军安位日。农历四月初四为将军诞辰日,在外亲人清明回乡祭祖之时,也共同举办流水席作为“三将军”诞辰庆典。这种健康朴素的民俗活动若加以必要的艺术提炼和加工,增加闽越元素,再现汉唐风情,有望成为新建的“侯官风情广场”中一项吸引游人观看乃至参与的大众化民俗活动。“侯官风情广场”也有望成为福州开发两江四岸的标志性新景观。

  山川形胜  千年治水 

  站在“镇国宝塔”前,可见福建的母亲河——闽江滚滚东下。

  闽江穿过狭窄艰险的水口地段后,至闽侯白沙、甘蔗一带始为平缓。前头突有南台岛挡道,于是闽江挟浪裹沙分兵两路:北路沿洪山麓至福州城,此为白龙江,又称闽江(近代成为主干流);南路则沿旗山麓越侯官村呼啸东去,此为乌龙江,是古代闽人交通的主干流。故乌龙江两岸出现了洪塘、盖山、南屿、南通等著名乡镇。侯官置县的主要理由,就在于其地理位置的极端重要性。

  然而,侯官因水而兴,也因水而毁。南宋梁克家撰写的第一部完整而翔实的福州地方志《三山志》,对此有十分具体的记载:“侯官县:州西南百步。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置。治州西江岸水陆三十一里。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省入闽县。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执政时),析闽县西十二乡复置。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洪水漂坏,后团练观察使郑叔则奏,移入州城。”据民国《闽侯县志》记载,侯官县治正式搬到福州城内,是在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从置县到迁县,前后达169年之久。究其原因,县治设在侯官确有利于对当时福州西部地区的管理。但闽江至此分流而河道变窄,暴雨时节必形成水患,而当时人们尚未认识到海水天文大潮的叠加影响,会扩大水患的破坏力。侯官数次淹没,以致不得不迁县治。

  侯官县治迁走后,县城建设的萎缩势在必然。后人也从中了解到,自然环境对地域建设有多么重要。当然,侯官村长期仍是闽江边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而人们与水患的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水患问题的彻底解决,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

  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发现每年夏季,暴雨洪水台风和天文潮叠加,对地处闽江下游东海之滨的福州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经过调查后,习近平决定加高、加固闽江防洪堤,闽江福州段153公里长的钢筋水泥防洪堤很快建成,一举解决了千百年来的水患问题。在侯官村的村史展览中,我们看到了新华社发的1995年12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闽侯参加闽江下游防洪堤加固工程劳动的珍贵照片。

  如今,包括侯官村在内的闽江上街段防洪堤,挡住了闽江滚滚洪水,保障了堤内广大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为上街的大学城和许多新楼盘建设扫除了水患风险。现在有20多万师生生活在福州大学城,侯官村则成为生态优美的“后花园”。利用侯官置县1400周年的契机,发挥大学城“后花园”的新地理优势,进一步挖掘千年侯官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并在传承弘扬侯官文化的宝贵精神的加持下,侯官古村必将展现新的魅力,为福州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样本。

  (王凌系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巡视员、研究员,薛东系福建日报社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