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产业+乡贤文化,竹岐元格村的乡村振兴有点厉害

来源:闽侯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1-11-10 15:02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11月8日

  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

  当天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采风团

  深入竹岐乡元格村

  开展记者节“走转改”采风活动

  走进乡野田间

  用心感受乡村的变化

  记录乡村的“蝶变”之路

  环境整治、农旅结合、品牌打造……

  一项项举措的背后

  是乡村振兴在元格村的生动实践

  ↓↓↓

  这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有充满自然气息、让人能尽情享受慢生活节奏的鸟巢书屋;这里有两百多年的油茶种植和采摘史,出产的茶油色泽金黄、口感醇厚,远近闻名;这里文化底蕴颇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进士、远济桥倡议修建者陈景韶的故乡,其故居至今犹存。

  这里就是元格村,一个地处闽侯县竹岐乡西部,毗邻鸿尾乡的半山区小村落。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立足自身实际,突出特色产业优势,围绕优化环境、改善民生和打造文旅等方面,做活乡村振兴文章,实现了元格村的‘蝶变’。”元格村党支部书记陈樑说。

  过去环境脏乱 如今村居如画

  因鸿尾乡旧称“穆源”,而元格村介于鸿尾和竹岐之间,便取名为“源岬”。在福州方言里“源岬” 与“元格”谐音,故称“元格村”。

  村子就在316国道边上。刚一进村,入眼的便是满目葱郁的绿色,一株株参天大树,遮蔽着整洁的村道,令人赏心悦目。走进村内,规划有序的村庄、古朴大气的源心湖和环湖栈道,无不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然而,在过去,村里的卫生环境问题却是村干部们心中的一块“顽疾”。

  “最初我们村缺少规划,房屋设计单调无趣,村民也没有环保意识,‘牛皮癣小广告’在村内随处可见,各家的杂物任意堆放在村道两旁,村民还经常在家门口搭盖临时的狗窝、鸡棚等;村内的生活垃圾,既没有正规的堆放点,也没有专人定时清理,夏日炎炎发出恶臭简直使人难以忍受。”提起过去的村容村貌,元格村支委陈礼胜羞愧地说。他告诉记者,过去元格的人居环境,生动地诠释了何为“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

  这一切现象,随着“整洁闽侯”行动的开展而得到了改善。借着这一“东风”,村两委干部带头在村里开展了一场村容村貌治理行动,带领村民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一线,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竹岐乡政府的指导下,元格村建起了集中广告栏,铲除了“牛皮癣小广告”,还实行网格化管理,发现一处小广告马上清除干净。

  根据《闽侯县裸房整治工作方案》,元格村将可视范围内的裸房进行了全部整治,换上了统一的立面装饰风格,创建“无裸房村”。同时,村里专门配备了3名保洁员,分成道路清扫和垃圾清运两个队伍,定时定点清理垃圾。为了更好地常态化保持乡村卫生环境,元格村还实行村干部包街巷、党员包户、群众“门前三包”的工作机制,将卫生环境整治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家每户。

  “脏乱差”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也在同步跟进。为此,元格村新修建了孝廉文化长廊,新挖了源心湖,修建了登山道,建设公共停车场;同时,还对村口的古树、名木进行围挡、培土,因地制宜建设文化公园、打造了以“清风微语”森林阅读为主题的“鸟巢书屋”,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纳凉、健身的好去处,更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

  “下阶段,我们会将‘清风微语’森林阅读作为元格的名片来打造,向外界展示一个绿色元格,并继续推进村内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道、它楼骨登山道、门前洋水渠修建等项目建设,推动元格村实现乡村振兴。”陈樑说。

  发展特色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在元格村后山的一处油茶种植园中,在明晃晃的阳光照耀着,风儿不时吹过,漫山遍野的茶林里发出沙沙响声。

  记者在现场看到,绿油油的油茶已开始结果,散发着淡淡的香味。今年85岁的老支书、老党员陈诗森告诉记者,这些油茶树看起来只有人的大腿、胳膊那样粗,但树龄大的已近百年,小的也有一二十年。

  “我们元格村油茶种植和采摘历史悠久,最远可以上溯到清朝,至少有两百多年历史。我至今犹记得,小时候每到11月,就经常见家中的长辈们相约上山采摘茶籽。”陈诗森笑着说。他告诉记者,早年间,元格村油茶树采摘、种植历史虽然悠久,但种植面积不够大,产量也小,全村大概才一、二百亩百亩油茶树。改革开放后,元格村进行了承包制改革,将山地划拨村民,刺激了大家的积极性,到80年代末,村里的油茶树种植面积飙升至2000亩,后陆续种植最终达到3000多亩的规模。

  记者了解到,当地的茶籽采集是采取人工的方式,一粒一粒采摘下来的,每年霜降节气,家家户户便开始采摘茶籽,茶籽采摘回来后要放在阳光下暴晒,待到爆开后,手工分拣,取其优者继续晾晒1月有余,到冬至前后才能开始压榨。“凭借着气候和环境的优势,我们村的茶油品质相当高,色泽金黄,口感超级好,远近闻名、供不应求。”陈诗森说。

  如今,元格村各家各户都有采摘油茶,在满足自家需求的情况下,自行销售,均价在80元~100元一斤。元格村的油茶树每亩大概收益在1000元左右,村内最大的油茶种植户每年茶油收入就能达到5至6万。全村靠此收益近300万元,是村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现在政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我作为一名老党员,也想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派遣农业特派员和干部,来我们元格村帮忙扩大生产,丰富销售渠道,使元格的茶油成为我们元格乡村振兴的'催化剂'。”陈诗森如是说道。

  从到一二百亩的一片林,到三千多亩一片小林海,以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收益形成的生态经济反哺于民,是元格群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为生动的实践。

  发挥名人效应 打造文旅项目

  “元格村还是名人故乡。陈姓为该村的主姓,由永泰县迁入,目前陈姓人口约占全村总人口的75%。其中最为有名的乡贤就是陈景韶。”陈樑说。

  陈景韶(1874-1922年),名福铄,字传中,号虞孙,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授江苏丹徒知县,旋调丹阳知县。光绪二十六年后,迁任江西南道上海村木捐局、吴淞沙钓船捐局总办。宣统元年(1909年)升任福建兴化知府(未赴任)。辛亥革命后回福州化民营定居,潜心研究明史。著有《明史随笔》《吴中草情》,均已失传;所修《元格陈氏族谱》传世。

  陈景韶乐善好施,热衷于建造桥梁。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举后,他带头捐资在大目溪的石北溪上建造一座木质亭桥,称“远济桥”。此桥地处侯官县出境古道西路要冲,是通往闽北四府的必经之路。旧时无桥,往来行旅必须赤足涉溪,每遇山洪,多有危险。该桥建成,为方便西路交通,保证行旅安全作出贡献。此桥由于造形结构独特,历百年犹存,现已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陈景韶先后还捐资修建白沙汶溪桥和福州南台石桥。至今,村内的陈景韶故居还由子孙妥善保存着,成为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明家风的阵地。”陈樑说。他告诉记者,村内还曾经有一座表彰陈景韶夫人王氏的“孝女坊”,是元格当地“孝道文化”的体现,可惜于“文革”时期遭到毁坏,如今仅剩石墩。

  未来,元格村将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积极开放修缮村内古建、祠堂,讨论重修“孝女坊”等,以此丰富旅游资源,带来更多流量,提升游客体验感。同时,还能利用旅游收入投入古建修复,加大保护力度,取得良好地成效。

  “此外,我们在山上还发现了100多棵清朝时候的老茶树,未来,将在元格村村集体的带领下,盘活资源,让游客来体验采摘。”指着村子的一处山头,陈樑憧憬道。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林若野 王立强 余圣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