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尚干镇淘江之畔
仰望千年石塔——庵塔
矗立塔林山巅
它是福建现存最古老石塔
见证了南朝风云、唐宋月色
守护着闽侯人世代乡愁
尚干镇地处闽侯东南部、乌龙江南岸,是福州西南重要的历史文化名镇。这里位于闽江下游冲积平原,水网纵横、舟楫不绝,自古就是 “七里” 交通咽喉。
▲尚干镇水网纵横
发达的水系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孕育出独特的临水文化。古镇因水而灵动,因文化而兴盛,历史上曾走出多位进士、举人,是名副其实的文人荟萃之地。而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塔林山上的庵塔已静静矗立了千年时光。这座古建筑不仅是当地的地理标志,更是闽侯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向世人诉说着跨越千年的故事。
▲尚干古街
“庵塔是尚干的地标性建筑,共有7层,每层都有8个角,由实心条石砌筑而成。它整体分为三部分:底座、塔身与塔刹,塔刹中曾嵌有一颗宝珠。塔座两层,八角有力士托莲花座,刻有祥云与飞天图案。” 闽侯百六峰诗社社长林金宝介绍道。
庵塔是尚干的地标性建筑
据宋代梁克家所撰《三山志》记载:“塔林寺在方山下,太建年置。” 这座古塔始建于南朝陈太建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仔细观察塔基,可见圭脚处刻有倒莲瓣纹样,上方覆盖着塔裙;塔裙之上是两级八面石座,雕刻着精美的飞天图案;石座上方为倒莲座,其八角处刻有粗壮的立式顶托像,像与像之间还刻有 “双龙抢珠”“双狮戏球”“丹凤朝阳” 等精美图案。刚柔并济的雕刻,尽显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精妙绝伦的石雕
庵塔最令人惊叹的,是其精美绝伦的石雕艺术。塔身雕刻着精致的石像,每尊佛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龙的形象皆为双角三爪,阔口利齿,须发飞扬,身形矫健虬劲,尽显跃动刚猛之势。这种刚柔并济的雕刻艺术,深刻展现了我国古代工匠对阴阳调和之美的理解,通过融合佛元素与本土文化,兼具装饰性与佛教内涵,是福州早期雕刻代表、福建楼阁式实心石塔典范。
▲每尊佛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尚干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而庵塔所在的塔林山,历来是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的圣地。《闽县乡土志》记载:“塔峰周遭有江是也,登塔眺望,气象万千,恍然一幅图画。” 不难想见,当年雅士们登塔林山远眺,见江流蜿蜒、帆影点点,村落田园尽收眼底,必定诗兴大发,留下不少动人词章,那是何等雅致的场景。
“据历史记载,许多文人墨客到尚干时,都会专程到庵塔探访,写下诗词文章。传说朱熹、贾岛等人都曾来过这里。现代文人也常在此吟诗作赋,我们还计划在今年重阳节到这里举办一场祭秋活动,目前正在征集相关诗词。” 闽侯百六峰诗社社长林金宝表示。庵塔见证了尚干的历史变迁,但如今不少孩子并不了解这座古塔,因此,更需要将庵塔的故事继续向下一代讲述。
1989年,庵塔被列为闽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得到了更完善的保护与修复。如今塔林山已被改造成塔山公园,增石护栏、石亭,整修石阶,方便游客前来参观这座千年古塔。尽管周边民居环绕,穿过巷弄仍可见到它静立其间,沧桑不改,令人顿生历史之感怀。
▲塔山公园上山的石阶路经过整修
庵塔无声,却以石痕镌刻永恒
淘江不息,终以碧波滋养文明
如今的庵塔不仅是一处建筑遗迹
更是尚干人心中的文化图腾与精神家园
它在此屹立千年
见证了闽侯的沧海巨变
成为尚干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乡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