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泳池刺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攻略

来源:福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8-26 17:02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当你在 35 ℃ 的烈日下,纵身一跃,冰凉的池水溅起一片欢呼时,有没有想到——除了快乐,还可能收获一双“兔子眼”。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眼病”,学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PART 01夏季红眼病高发!

  1传染性极强

  “红眼病”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俗称,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属于丙类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病毒变异株(CV-A24v)引起,腺病毒也可引起。该病全年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以夏秋季多见,全人群均可感染,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起病急等特点。

  2传播途径多样

  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发病后 2 周内传染性最强。该病潜伏期一般为 12-48 小时,最长可达 6 天。

  民间传言“看一眼就会传染”是真的吗?

  实际上“红眼病”传播链非常经典:患者眼分泌物 → 手/物品/水 → 健康人眼。看一眼并不会传染。

  直接接触:与患者握手、拥抱等,手上沾染含病毒的眼分泌物后再揉自己的眼睛。

  间接接触:共用或触摸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毛巾、手帕、脸盆、门把手、键盘、玩具等物品。

  水源传播:在消毒不彻底的游泳池、水上乐园、浴池、喷泉水等公共水体中,病毒可通过水进入健康人眼。

  3典型症状

  红眼病起病急,刺激症状重。主要症状包括眼内有异物刺激感、眼红、眼部刺痛、畏光、眼部分泌物增多

  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发病两周内传染性最强。

  红眼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预后良好,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PART 02已经得了怎么办

  1遵医嘱治疗

  万一得了“红眼病”应第一时间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疗方案》指出临床上患眼可用抗病毒眼液如 0.5%病毒灵眼液,5%吗啉双胍眼液,鱼腥草滴眼液,开始时每小时一次,3 天后逐渐减少次数,晚间涂更昔洛韦眼膏或抗生素眼膏。具体建议参考临床医生医嘱和药物使用说明。

  2避免传染给别人

  病后 7~10 天内,应尽量居家治疗休息,减少公共场所活动。洗漱用品要严格做到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同居室人员分开,不能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如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清洁或消毒手部。

  眼是“红眼病”的感染部位,应避免用手触摸或揉搓眼睛。可用干净的湿毛巾或干净的棉球清洗眼睛周围的分泌物,从内向外擦拭,直到分泌物被清除为止。

  平时应经常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的水下洗手至少20秒。未洗手前尽量减少接触他人或物品。

  PART 03公众如何预防?

  1勤洗手

  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

  2不共用物品

  不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枕头、眼药水、眼镜等物品,个人物品单独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接触那些已经感染“红眼病”的人或者其分泌物。

  4游泳需知

  选择正规且消毒措施完善的游泳场馆。游泳时可佩戴密闭性较好的护目镜,使眼睛尽量少地接触游泳池池水,这样能够较好地避免游泳池中病原体对眼睛的感染。不要佩戴隐形眼镜,泳后不要随便用手揉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