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痉挛、执衰竭和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三种不同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1.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体温一般正常。
2.热衰竭: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可伴有眩晕、晕厥。
3.热射病: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体温高达40°C及以上。
谨防中暑和热射病发生,这份高温天气防御指南一定要了解:
1.多喝水、多通风,确保室内通风良好,注意避免空调、风扇直吹身体。
2.关注体温变化和不适症状若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等中暑先兆症状,应及时寻求帮助,尽快转到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和电解质,如无缓解或症状严重立即就医。
3.驾驶人员提前检查胎压、油液,车内勿放香水、酒精、打火机、充电宝等易燃易爆物品。
4.多留意老人、小孩的身体状况,切勿将小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5.外出穿轻便宽松、浅色衣服并使用防晒用品,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10时至16时)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
6.保持室内环境清爽,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湿度。减少太阳直射和不必要的易产热的电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