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创新扶贫模式打好脱贫攻坚战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 2017-03-21 08:00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本报讯
“谢谢您的帮扶,我代表全家向您拜个早年,祝您新年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大年三十,廷坪乡党委书记李华存收到多条类似这样的祝福短信,这些短信来自于乡里的精准扶贫对象。大湖乡党委书记陈海峰则被来自扶贫对象的一通通拜年电话“热情轰炸”。这些一心扑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乡镇干部们,在春节期间收到了最珍贵的节日祝福。
    春节刚过,福州地区寒潮来袭,贫困户的冷暖牵动着政府的心。2月26日,县农业局扶贫办紧急调拨50床棉被发放至生活条件较为困难的精准扶贫户手中,为贫困户送去温暖。同时要求各乡镇、村扶贫协管员就地购买防寒保暖等生活必需品,发放到需要的贫困户手中,做到需发尽发,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扶持,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扶贫开发途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全县脱贫557户1824人,已全部实现脱贫目标。
因地制宜  帮扶措施多样化
    我县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林地资源,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林下经济作为培育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增长点。廷坪乡廷坪村与福建青谷丹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中草药山叶草生产基地,利用山叶青生长特性打出“放心牌”。基地的建立,不仅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还为当地贫困户收入了林地租金。目前,基地种植山叶草已发展到500亩,纳入许书嫩等10户当地精准扶贫户就业。公司表示,以后将进一步发展特色种植,纳入更多的贫困户发展生产。福州市盛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则利用廷坪乡资源发展市场畅销的竹鼠产业,目前已带动当地13户精准扶贫户投入生产。
    廷坪乡还利用山区气候适宜、水质清澈的地理条件,结合酿造青红酒工艺的传统优势,积极引导有丰富酿造青红酒经验的村民成立“廷坪乡酿造青红酒扶贫项目合作社”,吸纳全乡林维磊等40户左右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社员。由合作社统一购买酒缸、酒坛、糯米、红曲等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酿造出来的酒由合作社全部回收温制并出售,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还可以申请5万元以下小额贷款。
    而距离廷坪乡不远的大湖乡,则另辟蹊径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贫困户进行高海拔山区种植业的发展。其中,蓝田艾蓝蓝莓有限公司、花楣栏果蔬专业合作社、蓝信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累计吸引了附近李兴和等20户精准扶贫户投股投劳,不仅增加了贫困户的家庭收入,而且还将实现年底按股分红。
    针对平原区半山区乡镇,我县还利用当地用工企业多的特点,与闽侯威尔工艺有限公司、福州弘博工艺品有限公司、福建岁昌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和福建有伦生态有限公司合作,由乡镇人民政府协调将本乡镇的精准扶贫户介绍进这些企业工作。目前已解决了59名精准扶贫户就业问题。按照廷坪乡、大湖乡、洋里乡等乡镇上报的安置帮扶申请,县委、县政府协调人社局就近就地提供147个岗位帮扶安置,同时拟提供A类20个、B类250个公益性岗位分批分期执行。
精准到户  鼓励“先富带后富”
    2016年,我县严格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的有关要求,狠抓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对此,大湖乡上苑村村民严为铿感慨颇深:“自从被列为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对象,政府对我们家的关心一直没有断过,又是鼓励我发展家禽养殖,又是指导我申请小额信贷,如今我们感到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已年过六旬的严为铿,家中共有5口人,夫妻俩供养着三个还在读书的孩子。2014年,严为铿上山砍柴时不慎摔倒,导致右肩骨折,从此再也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
    2016年,严为铿被确定为我县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由县委李永祥书记挂钩帮扶。李书记多次走访他家,与他促膝长谈,细心谋划、规划如何依靠扶贫政策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摆脱贫困。针对自家情况,开拓思路,严为铿决定发展家禽养殖,积极参加由县农业局组织的“雨露计划”养殖技术培训,但开办家庭养鸡场的资金还有较大缺口。大湖乡政府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积极帮他向县里争取扶持。县扶贫办在 “春风行动”中给予6000元扶持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建设鸡舍,并指导严为铿向县农信社申请50000元的农村小额信贷贷款。
    如今,严为铿的养鸡场已扩建至360平方米,养殖规模扩大到500只,不仅增加了自家收入,还带动村里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
    “要吃生态纯山羊,请找廷坪李弥长!”则是林颖县长为其挂钩帮扶的精准扶贫对象李弥长打响的广告词。林颖县长多次前往廷坪乡下洋村慰问李弥长,为他提供劳动生产指导,指导他申请小额信贷。如今,李弥长的羊群规模日益扩大,在实现完全脱贫的同时,他也成长为生态山羊养殖专家。
评估自查  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7年,我县继续多举措并行,县委叶仁佑副书记、县政府张旗副县长坐镇指挥,一周一例会、一周一进度、一周一督促,加强脱贫攻坚迎检工作。成立3个扶贫工作督察小组,对各乡镇开展扶贫工作专项督查,开展拉网式检查,强化效能督查。为提高贫困户整体满意率,两次开展满意度电话摸底调查,了解满意度不高的根本原因。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乡镇、村多与满意率低的脱贫户做好沟通工作。同时创新工作机制,创建“闽侯县扶贫开发工作组”微信群,加强市、县、乡扶贫工作组间的有效沟通,及时探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分享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自2月15日开始,我县全面开展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自查工作,对全县557户1824人进行全覆盖。邀请宁夏大学汪文帅教授协助开展第三方评估调查工作,由国家统计局闽侯调查队、县农业局、财政局、审计局、统计局和各乡镇抽调统计人员带队,组成模拟评估验收组,模拟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进行问卷调查。此次模拟评估分成10组,直接与贫困户面对面座谈,一对一调查。调查人员对照调查问卷,详细记录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收入与支出基本情况、居住条件、对扶贫工作的认知度、对帮扶责任人的满意度等。严格按照省第三方评估验收标准进行,力求做到政策落实率、帮扶干部到位率、群众政策知晓率、群众满意率达到户户过关,并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收集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统一形成报告。同时要求各乡镇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举措,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抓好扶贫攻坚工作,确保顺利通过脱贫检查验收,实现县域整体脱贫“摘帽”。